“我”的叙事风格

今天听了一个推理故事,背景在台湾。故事里说起用第一人称“我”来陈述时如果是同一个人他的叙事风格一般来说很难会有大的变化。这让我想起各个付费平台上那些个教人写作的课程,也想起高中时候老师教给我们的写作技巧—把素材拼凑起来以议论/叙述等方式。这些技巧确实很有用,只是拼凑的技巧就得凭借我长久以来的所谓“语感”或者就是叙事风格来把这些东西串起来。

付费的写作课程里可能会提及如何模仿一个作家的风格,这样一来只要习惯了这样的模仿风格必然会把从前自然状态下的风格给隐藏起来。记得有一期的“开卷8分钟”里有本书就是描写书中的主人公通过模仿另外一个人来进行人生替换。听起来不可思议,就像这个故事里因为“我”的叙事风格的突变而让分析的人发现换人了一样。如果“我”的叙事风格是刻意呈现,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我”可以戴着不同的面具写不同的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我曾经在日记里写过一句话“面具戴久了难免面目全非”。

我不太喜欢用“我”来叙事,即便是日记。我喜欢用“我”以外的旁观者的身份来叙事,似乎这样会显得我比较理性、冷静、客观、没有偏见,而另外一方面,这样的旁观者身份也会更减轻叙事中可能带来的负担和压力,也不知道这是否算是种理智巧妙的逃避。所以我每次看一些文字也会忍不住好奇那些业余的作者是以怎么的心态和身份在书写,哪里是真的,哪里又掺了假?

上面的这些字一共564个,曾经的高考作文好像是1000-1200字左右。以前很多时候总是想着要如何凑字数,现在养成了记流水的坏习惯,离逻辑严密倒是越来越远了。嗯,退步的很快。

此条目发表在屋头呓语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